历史学论文(历史学论文选题)

历史学论文,历史学论文选题

为反映中国历史学研究前沿,构建权威、科学、公正的历史学评价体系,引领新时代中国史学繁荣发展,中国历史研究院历史研究杂志社自2020年开始推出年度报告《中国历史学前沿报告》,旨在梳理研究进展、盘点研究热点、评选优秀论著。通过专家推荐、大数据采集、课题组筛选、问卷调查、专家审定等程序,我们评选出2022年度中国历史学十大研究热点、五部优秀著作和十篇优秀论文。优秀论文排名不分先后。

点评专家:金民卿(中国历史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党委书记、研究员)

在一定程度上说,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一部理论创造的历史,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不断推进和发展的历史。认真梳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进程、重大成果,深刻总结中国共产党人推进理论创新的成功奥秘,是当代中国学术研究的重要使命,有助于人们更好理解“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和“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更加自觉地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该文的最大特点在于,以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形成发展为分析对象,不是一般性地简单阐述这些重大理论创新成果是什么,而是聚焦于这些理论创造成果为何形成、如何形成的问题,从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结合上分析了党的理论创新成果的生成逻辑,揭示了中国共产党人在理论创新中坚持“两个结合”、坚持守正创新、坚持问题导向、坚持调查研究、坚持理论斗争等方面的成功经验,让读者更好地把握党的理论创新成果的历史厚度、哲学深度和时代高度。

点评专家:袁广阔(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

该文透过物质性理论来考察早期中国社会的权力演化,由近及远,充分论述了中国铁器时代、青铜时代和玉石时代的起源及其权力形态,揭示出物本身所具有的历史、文化意义,利用考古材料建立有关早期中国历史的认识。作者将迈克尔·曼提出的四种权力来源放到历史进程中考察,由此更加系统地阐释早期中国社会权力复杂化的过程。“玉石时代”重在政治维度的社会权力,“青铜时代”重在军事维度的社会权力,“铁器时代”重在经济维度的社会权力;再进一步说,儒家的兴起则重在意识形态维度的社会权力。这样的划分角度新颖,为贯通早期中国历史、认识中国文明起源进程提供了新思路,同时与《越绝书》中石、玉、青铜和铁四个时代的提法有异曲同工之妙。该文还注意到,与世界其他地区的文明相比,以“玉石时代”为代表的中国早期文明起源具有独特性,并且一直深刻影响着中国后世的文明形态。总之,该文从物质文化与社会权力演化角度理解中国文明,实现了对文明含义更为充分的把握,是中国考古学话语体系建设的重要实践。文章结构宏大,视角新颖,丰富了从考古学角度整体考察早期中国历史的途径,值得推荐。

点评专家:曹家齐(中山大学历史学系教授)

制度史是中国古代史研究的基础性课题,然而一直以来,由于多种原因,中国古代制度研究往往过于侧重对制度条文及其价值意义的论述,呈现简单化状态。2001年,邓小南教授《走向“活”的制度史——以宋代官僚政治制度史研究为例的点滴思考》一文,首先提出“活”的制度史研究理念,为制度史研究提供了一种新范式。时隔20年,《再谈走向“活”的制度史》一文,进一步结合具体的历史研究,对制度的特质和制度史的研究意义进行阐发。文章一方面围绕“死”功夫与“活”历史、“史无定法”与“史有定法”以及“内史”与“外史”这三组概念,讨论制度研究的理路与意旨;另一方面从“运作”这一视角,阐述制度在政治领域中的重要分量及其对政治文明的影响,并结合历史上具体制度,集中对制度文化这一概念的内涵和意义作了深入解析。文章还强调了观察制度的现实运行及人的活动,对于“活”的制度史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该文体现了中国历史学者对“制度”这一概念的深刻理解,及其对制度文化和政治文明的深入思考,颇具启发意义。

点评专家:朱浒(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院长、教授)

该文看似仅仅是对一个普通概念即“大清帝国”的出现及传播情况的考察,实则包含着极具深度的方法论意义上的反思。“大清帝国”本来并非一个特别值得关注的用语,主要是因美国“新清史”流派的刻意运用才生发强烈的意识形态含义。该文认为,所谓“大清帝国”在晚清时期只是偶尔使用的一个称谓符号,不同使用者在不同情境下所指向的内涵也有很大差别,而就清朝统治阶层整体来说,“并未从主观上认同和接受这一概念的殖民帝国主义内涵”。20世纪末期,“新清史”论者重新发现并大力运用“大清帝国”概念,其实是企图运用西方政治学领域生成的“新帝国史”方法来解构中国主流的清史叙事,将清朝刻画为一个与早期现代欧洲诸帝国性质相同的殖民性帝国,从而制造出“清朝非中国”即清朝非中国传统王朝的命题。也正是基于这种“清帝国主义论”,“新清史”流派才演绎出将清朝对新疆、西藏等地的统一视为殖民扩张式的“西征”等论题。因此,从研析“大清帝国”等基本概念的话语及实践问题入手,深入剖析“新清史”流派的现实政治指向,具有非常重要的学理意义和社会意义。

点评专家:邹兆辰(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

学术话语体系的建构,既是理论问题,又是实践问题;既离不开学术思想、研究理念的探讨,又需要从学术史中不断汲取创新的动力。该文总结了近几十年来,中国近代史学界对话语体系构建所进行的多方面探索及取得的成绩。作者主张沿着本土化、中国化方向,将大量具体词语、概念和观念纳入更为核心的理论框架中加以讨论。文章着重提出,建构中国近代史学术话语体系,需要放宽历史视野,突破110年(1840—1949)的界限,在更大的框架和更长的时段中进行观察、思考,重建鸦片战争之后“近代化”与明清以来“近世化”之间的内在关联。作者还提出,只有将近代以来产生的“西洋”、“东洋”、“万国”等诸多新词语、新概念纳入从古代、近世到近代的历史转折中,方能准确界定这些词语的实际内涵,进而揭示其流转衍变的规律和趋势。同时,还须着力探讨中国近代史学术话语体系形成过程中的中西二元结构特性、演化过程的阶段性特征等问题。这些观点体现了作者对中国近代史学术话语体系的深入思考,对于构建新时代中国近代史自主知识体系具有十分积极的启示意义。

点评专家:邢广程(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历史研究院中国边疆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该文是2022年热点论文,一经发表,即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文章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指导,深刻揭露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相关著述的理论框架、史料体系和历史叙事背后隐藏的“去中国化”陷阱,点穴式地驳斥了西方对中国边疆史地学科的解构和歪曲。

该文指出,西方相关著述强推中国边疆与内地的“二元对立”研究方法,刻意弱化边疆地区的中国属性,人为割裂或随意整合区域,把中国西南边疆置于“超国家”论题中进行讨论,不仅对两千年来中国西南地区与内地交往交流交融的一体化发展历程视而不见,反而将古代中国的西南边疆治理曲解为“征服”和“压迫”,试图制造出一个涵盖中国南部和东南亚、南亚的“区域共同体”。作者在批驳西方学者错误观点的基础上,重申了立足于中国内地与边疆持续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探索,才是正确理解中国边疆历史发展进程的基本思路。

该文富于学术说服力和感染力,体现了作者扎实的学术功底,是一篇非常优秀的论文。

点评专家:董立河(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

这是一篇有关全球思想史的优秀论文。文章认为,观念不论是在空间传播中,还是在时间演进上,都会产生一系列变形,其内涵也会发生巨大变化。作者以西方语境中的“革命”观念为例,阐明了观念的嬗变特征。“革命”原本是指时空上的旋转循环,到了16世纪,它被赋予政治内涵,意味着周期性回归过去的政治制度。17世纪中期,“革命”开始具有线性的、剧烈的政治变动含义,而同一时期英国内战中,“革命”还代表了上帝旨意。随后,“革命”观念日益世俗化和理性化。法国大革命爆发,催生出有关“革命”的现代观念:全面彻底的剧变和超越时空的普遍性。而海地革命,又赋予“革命”观念以反帝国主义、反殖民主义、反种族主义等新内涵。

通过考察“革命”观念跨越时空的流变过程,作者试图表明,人们现在所熟悉的“革命”观念,其实是源自欧洲的“革命”观念与世界其他地区因素彼此影响、相互成就的混合物。实际上,在思想观念日趋全球化的今天,还存在不少与“革命”类似的观念,比如,“进步”、“自由”、“民主”等,它们在形塑价值观甚至话语权方面,往往发挥着潜移默化的现实作用。该文的研究思路和结论,对我们历史性地考察和理解这些观念,具有重要启发意义。

点评专家:向荣(复旦大学历史学系教授)

封建主义是一种社会形态,但以往的研究大多聚焦于政治层面,即封君—封臣制度,很少关注深层次的经济基础。该文将两者联系起来考察,系统分析了英国从诺曼征服到15世纪封建主义的演变,指出从基于封土的骑士役,到用盾牌钱替代封建义务,再到货币支付的扈从契约,反映出英国封建主义的军事和政治特征逐渐减弱,隐藏在封臣制背后的经济特征逐渐凸显。在作者看来,该演变反映了英国封建主义内在的逻辑,即当经济因素强大到足以瓦解封建主义的军事、政治外壳时,资本主义产生就为期不远了。这是一篇视野开阔、总体把握得当、理论分析深入的高水平论文,反映了中国学者对西欧封建主义的新观点、新看法。论文充分吸取西方学者已有成果,使用大量原始资料,论从史出,有助于推动国内学界在“封建主义”等重大理论问题讨论中走出简单化的概念或话语之争,注重基础研究和实证研究,使中国的世界史研究迈上新台阶。

点评专家:刘岳兵(南开大学日本研究院教授)

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内对明治维新研究的关注重点,从20世纪60年代初对明治维新的性质探讨,到80年代后侧重于对明治维新与日本现代化关系的研究,再到21世纪以来对明治时代日本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各领域作深入系统的研究,每个时代的研究都从一个侧面反映了那个时代中国自身学术和思想文化的特点。这种研究可以追溯到甲午战争以来,中国知识分子为谋求实现中国现代化之路,借鉴、批评和研究日本的历程。因此,中国明治维新研究的历史,可以说是近现代中国日本研究史的一个缩影。该文既有宏观视野和通史性把握,也有对具体问题的深入解剖与分析,充分体现了作者明确的问题意识。近代日本为什么从成功到失败?该文从日本前近代社会的政治结构、思想文化演变中揭示其奥秘,指出明治政府在政治制度建设方面的努力和缺陷,特别是在意识形态领域,在强大的“造神运动”下,“国民意识”为“臣民意识”所淹没,“忠君爱国”演化为愚忠与盲从,从而认为日本的近代化是一种“拟似近代化”,即表面上看似近代化了,实际上含有许多前近代因素。这些问题给人启发,发人深省。

点评专家:梁志(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主任、教授)

1898年美西战争后,美国是否为帝国成为一个颇具争议的学术话题。“9·11”事件爆发后,随着美国相继入侵阿富汗和伊拉克,新“美利坚帝国论”应运而生。该文便是对这一学术话题的最新回应。

文章以论证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占领菲律宾的“正当性”为切入点,着力展现了美国精英对“扩张”与“帝国主义”两个概念认知的历时性变化和共时性差异。此项研究借鉴了语境主义和概念史路径,令人信服地解释了美国为什么更多地以“扩张”而非“帝国主义”来界定兼并菲律宾的行为,“扩张主义者”如何依据“扩张”话语塑造了美国对菲律宾的统治形式。作者认为,在美国对外扩张史上,“帝国”往往被隐藏于“盟友”、“合作”和“秩序”的话语背后,反过来,这又成为部分美国人否认美国具有“帝国”和“帝国主义”传统的论据。正如一位美国学者所言,不愿承认美国是一个“帝国”比美国是一个“帝国”本身更危险。

来源:中国历史研究院微信公众号

新媒体编辑:王村村

点个“在看”不失联

历史学论文(历史学论文选题)

类似文章